2022年浙江公务员考试之选词填空(5.19)
2022年浙江公务员考试公告暂未公布,根据历年浙江考试报名时间,预测2022年浙江公务员考试报名时间在2021年12月,笔试时间预计在2022年1月。历年省考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历年考试不指定复习教材,不举办也不委托任何机构和组织举办考试辅导培训班。需要复习的考生可借鉴参考公务员教材中心最新批次2022年浙江公务员考试通用教程(点击订购)进行备考。
接下来完成1--5题!
相关文章
接下来完成1--5题!
1.他们单位办公室主任王某向来说话严谨,让人找不到________。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南北
B.破绽
C.头绪
D.弊端
2.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慈善家从组织直接捐助变到希望通过基金会来发挥杠杆作用,________社会的慈善家资源。基金会的兴起最重要的意义就是让整个公益界开始形成行业,可以吸引人才,加强管理,使中国的慈善公益组织走上________化道路。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撬动 专业
B.整合 职业
C.挖掘 科学
D.吸引 正规
3.>在嘈杂环境下,大脑会自动________不熟悉的人的声音,只________身边熟人所发出的声音。在这种情况下,那些不熟悉的话语声只好面对________的命运。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筛选 保留 置若罔闻
B.过滤 接收 充耳不闻
C.淘汰 选择 灰飞烟灭
D.排除 存储 烟消云散
4.①北京的两位地理学教授都在回信中________他执著追求,并向他介绍了一些考研书目 和学习方法。 ②这位母亲同时告诉了我们那个时代的人情物意,在现今物欲横流的功利化时代,一股久违的感觉 ________:这正是我们今天所千呼万唤的世间真情!
A.勉力 情不自禁
B.勉力 戛然而止
C.勉励 自然而然
D.勉励 油然而生
5.文字可将一个人思考之所得传诸他人,于是不仅 ________,而且可以利用他人的思考为出发点。文字的发展成为传至远方与后世的书籍,书籍也就成了人类思考结果的库藏。读书者可以从此库藏中________,手执一卷可以上对邃古的哲人,远对绝域的学者,而仿佛亲聆其以言词 ________毕生思考的心得。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群策群力 任意索求 显露
B.取长补短 无厌求取 诉谈
C.传承文明 随心所欲 倾诉
D.集思广益 予取予求 吐露
浙江公务员考试网参考与解析
1.答案: B
解析:
此题为实词填空题。根据该句子语境分析可知,王某说话严谨,也就是说严密细致,没有破绽,因此让人找不到破破绽最符合。A、C两项分别为找不着南北和找不着头绪,与说话严谨不符,故排除;D选项找不到弊端和句意更找不到相关点,故排除D。故正确答案为B。
2.答案: A
解析:
此题考查近义实词的辨析。
第一空,与“杠杆效用”相对,A项“撬动”更形象贴切。再看第二空的选词,A项“专业化”是从不够专业到专业,D项“正规化”指从不正规到正规,原文“形成行业,吸引人才,加强管理”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之前并没有规范,所以排除D。B项“职业化”指一种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原文不是说工作状态,而是形容一种行业走上正轨。C项“科学化”与文意不符,予以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3.答案: B
解析: 本题可从第三空入手,“那些不熟悉的话语声”是一直存在的,并没有“灰飞烟灭”、“烟消云散”,排除C、D。再看第一空,“筛选”泛指在同类事物中去掉不需要的,留下需要的,亦比喻精心挑选。“过滤”指滤掉杂质等。从语义侧重点上来看,“筛选”的是“所有同类事物”,而“过滤”的是“不需要保留的同类事物”,并不是“所有的”。“不熟悉的人的声音”属于“不需要保留的同类事物”,故选“过滤”更符合句意。B项当选。
4.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实词和成语的混搭填空。
“勉励”指劝人努力,鼓励别人,是动词;“勉力”是努力、尽力之意,常用来修饰动词。空缺处应是一个动词,故第一空填“勉励”。A、B项排除。
“自然而然”指出于自然之势,不经人力干预而收到预期的成效;“油然而生”指自然地产生,多指某种思想感情。由句中“感觉”可知,“油然而生”更符合语意。
故正确答案为D。
5.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成语和实词的混搭填空。
“群策群力”指发挥集体的作用,大家一起来想办法、贡献力量;“取长补短”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集思广益”指集中群众的智慧,广泛吸收有益的意见。材料中强调的是个人的思考传于他人,因此四个选项中“集思广益”最符合文意。答案锁定D。“无厌求取”指不厌烦地求取;“随心所欲”指随着自己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予取予求”原指从我这里取,从我这里求,后指随心所欲,任意索取。结合空格上下文,书籍是人类思考的库藏,读者可以在库藏中上对、远对哲人学者,随心聆听、求索知识,因此“予取予求”最符合语境。“显露”指显出;“诉谈”指诉说;“倾诉”指全部说出,一一诉说;“吐露”指显露、说出实情或真心话。此空所在的句子说的是读者可以亲自聆听学者分享其毕生所得,D项的“吐露”符合语境。故正确答案为D。
点击分享此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