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站: 杭州 宁波 温州 嘉兴 湖州 绍兴 金华 衢州 舟山 台州 丽水
您的当前位置: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网 >> 时政要闻 >> 重要新闻

2020年浙江公务员考试常识积累:什么是塔西佗陷阱

发布:2020-03-09    来源:浙江公务员考试网 字号: | | 我要提问我要提问
   行测常识判断考点范围很广,一般包括政治、法律、经济、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需要小伙伴们长时间不间断的积累。今天浙江公务员考试网给大家带来的常识相关考点是什么是塔西佗陷阱。

  “塔西佗陷阱”的涵义及来源

  塔西佗陷阱,通俗地讲就是指当政府部门失去公信力时,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这一定律在近年来的社会群体突发事件中有充分的体现。

  “塔西佗陷阱”得名于古罗马时代的历史学家塔西佗。普布里乌斯·克奈里乌斯·塔西佗(Publius Cornelius Tacitus,约A.D.55~120年)是古代罗马伟大的历史学家,他继承并发展了李维的史学传统和成就,在罗马史学上的地位犹如修昔底德在希腊史学上的地位。塔西佗曾出任过古罗马执政官、保民官、营造官、财务官、行政长官和外省总督等。

  在塔西佗的著作《塔西佗历史》中,有这样一段记载,罗马皇帝尼禄死后,被选为下一任皇帝的迦尔巴下命令杀了一个造成叛乱的将领,以及另一个可能发动叛乱的将领卡皮托--而且命令未达之前他就已经被处决了。有些人认为卡皮托没有这样的野心,对迦尔巴的做法产生了不满,塔西佗因此总结到:

  ……外界对这两次的处决的反应很不好,而且一旦皇帝成了人们憎恨的对象,他做的好事和坏事就同样会引起人们对他的厌恶。

  这是"塔西佗陷阱"的含义最初的来源,之后在中国的美学家潘知常的《谁劫持了我们的美感--潘知常揭秘四大奇书》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塔西佗陷阱"这五个字,由此便成为了一个源于塔西佗,但并非塔西佗提出的,描述社会现象词汇。

  网络时代为什么会再次出现“塔西佗陷阱”

  在网络时代,“塔西佗陷阱”正随着传播方式的变迁成为日常社会管理中需要频繁面对的挑战。在新媒体领域,网民成为信息发布的主体,如此庞杂的信息发布主体深刻影响了舆论环境的生成,传统媒体不再拥有绝对发言权。

  有些事件通过网络放大,会有远远超出事件本身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而当这些孤立的事件在网上此起彼伏,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公众的判断趋向,互联网就有可能发酵公众对政府的不信任情绪,形成“塔西佗陷阱”的舆论土壤。

  “塔西佗陷阱”并非网络时代的特有现象,只是网络的传播规律会从正反两个方面都对此产生巨大影响。网络舆论事件频发,已成为民意聚散的一个重要平台和渠道。“塔西佗陷阱”有可能因漠视民意,信息淤塞而急速放大,也会在及时合理的应对中逐渐消弭。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正是网络语境中社会管理的一项指导原则。

刷题巩固

  01、“塔西佗陷阱”是指当组织或个人失去公信力时,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 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塔西佗陷阱”的是(     )

  A.烽火戏诸侯

  B.国王的新衣

  C.苛政猛于虎

  D.杯酒释兵权

  【解析】A。A 项“烽火戏诸侯”指刚开始周幽王为妃子(褒姒)一笑,点燃了烽火台,戏弄了诸侯,后多次点燃烽火,诸侯们都不相信了。等到真正被攻打的时候,诸侯们也就不来了,该典故体现了“公信力降低”,当选。

  B项是一则寓言故事,未涉及公信力,排除。

  C项指政治严苛,与公信力无关,排除。

  D项赵匡胤为了加强自己的集权,杯酒释兵权,排除。


点击分享此信息:
没有了   |   下一篇 »
RSS Tags
返回网页顶部
http://ww.zjgwy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1038242号-16
出版物经营及网络发行许可证号:新出发 苏A零字第 江027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苏B2-20120087
(任何引用或转载本站内容及样式须注明版权)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