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站: 杭州 宁波 温州 嘉兴 湖州 绍兴 金华 衢州 舟山 台州 丽水
您的当前位置: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网 >> 申论资料 >> 热点时评

2020年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2019-12-06    来源:浙江公务员考试网 字号: | | 我要提问我要提问
  本期为各位考生带来了2020年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要想申论成绩好,方法技巧很重要。浙江公务员考试中,申论是最能拉开考生成绩的一门科目,积累对于申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浙江公务员考试网温馨提示考生阅读下文,相信能给考生带来一定的帮助。

  更多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技巧详见 2020年浙江公务员考试提前复习教材

  仔细研读下文>>>2020年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背景链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制造业是推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主力军。对于我们这样的大国而言,没有强大的、高质量发展的制造业,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就难以实现。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2019年重点工作任务中,“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位列第一。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是技术创新的主战场,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领域。我国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有高质量的制造业作为支撑。

  【深度分析】

  [权威论述]

  我们要做一个强国,就一定要把装备制造业搞上去,把大飞机搞上去,起带动作用、标志性作用。——习近平

  要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搭建创新服务平台,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努力实现优势领域、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习近平

  要做强装备制造业,抓住高铁、核电、特高压等重大项目建设契机,促进技术、产品创新,推动“东北装备”走向世界——李克强

  要着眼转型升级,调整优化结构,实现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基本途径。——李克强

  过去我们的企业给国外品牌代工比较多,现在要引导企业强化品牌意识。——李克强

  打出品牌不仅能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也会倒逼企业对产品品质提出更高要求。——李克强

  要改变过去有什么装备就生产什么的旧模式,以消费品需求的升级,促进中国制造全产业链升级。”——李克强

  我愿为中国自行车做广告,更愿为“中国制造”智能升级“站台”。——李克强

  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要靠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工艺创新,其中关键是以客户为中心——李克强

  [面临的问题]

  一是创新动力和能力均不足

  由于我国的法律制度缺乏对知识产权的严格保护,整个国家缺乏科技发明创新的土壤,绝大多数企业不注重科技研发,宁愿花钱买技术,用市场换技术,也不愿投入巨额资金、时间、人力资源持之以恒地进行科技研发,由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造成大部分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虽号称“制造业大国”,实际上相当于世界的加工厂。

  二是失去低成本优势

  我国制造业的成本优势主要体现在劳动力的低成本及环保的低成本。随着原材料、能源及国企垄断行业的不断涨价,倒逼劳动力成本快速增长。这对本来就利润微薄的加工企业来说是雪上加霜。随着民众环保意识的提高,依靠透支环境和民众健康换来的高增长已经走到尽头。

  三是自主营销品牌缺乏

  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创立驰名的品牌商标和掌控战略性的营销网络,是提高企业利润的关键。我国制造业知名品牌企业的数量及影响力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市场营销和战略管理能力薄弱,缺乏全球营销经验,没有自主品牌和供销网络。

  四是高水平人力资本匮乏

  人才资源是我国制造业升级中必不可少的战略资源,大力培养和广泛吸纳高级科技人才是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虽然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规模大、科技人力投入增长快,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科技人力投入强度不高,科技人才队伍质量不高,严重缺乏创新型人才。

  五是中小企业融资难,发展动力不足。

  中小企业凭借其灵活的经营机制,勇于创新的精神,在推进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当前制造业中小企业却面临着成本增加,出口需求减少,利润微薄的困难局面。面临当前这种境况,有的中小企业急需资金维持生产;有的需要资金进行产业升级。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信用等级低,监管成本高,金融机构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不愿意借贷给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直接制约了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紧迫性]

  发达国家高端技术封锁与我国的后发劣势

  发达国家的长期发展来源于不断的创新,出于国家利益的切身考虑,具有技术垄断地位的发达国家绝对不会轻易将具有领先水平的高端技术转让给我国。我国虽然可以通过引进国外比较成熟的技术来不断提高本土产业的层次与水平,但是,后发劣势的问题并不能因此得到根本性解决。解决后发劣势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在模仿、消化、吸收的基础上,不断加强自主研发与创新。只有通过长期持续不断地创新,才有最终实现技术突破和经济赶超,克服后发劣势,不断向前沿高端环节迈进。

  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与其他国家的竞争压力

  我国制造业的“世界工厂”地位,主要依靠廉价的劳动力等低成本竞争优势的支撑。近年来,各地陆续出现“民工荒”现象,制造业企业面临着劳动力供给不足和成本不断上升双重压力。而印度、越南等其他发展我国家的低成本优势的竞争压力,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利润面临进一步被稀释的威胁,并且已经出现逐渐被取代的趋势。

  资源环境紧张与转变粗放式增长模式的需要

  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是建立在高强度消耗和高密集化使用资源的基础上的,是以日益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这种长期快速粗放型发展使我们面临着非常严重的资源和环境危机。迫切要求提高发展我国家制造业的技术水准和附加值,大力推进知识资本、人力资本和技术资本密集程度较高的价值链高端环节的发展。

  [时代机遇]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带来广阔空间。在新世纪新时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实现这些宏伟目标,需要强大的制造业作支撑,不仅需要制造业总体规模保持平稳增长,更需要制造业发展的质量实现重大飞跃。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居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增长,规模效应和消费结构升级不但会为制造业增长提供巨大的发展空间,而且会带来向产业链中高端升级的重大机遇。

  积极抢占新兴产业技术制高点有助于赢得制造业创新发展先机。目前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处于即将取得突破的关键时期,与历史上其他几次科技革命不同,新兴国家与发达国家在此次科技革命中的技术差距较小。我国依托巨大的市场潜力,更是在产业技术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上具有了一定程度的先发优势。而且,随着通信和交通技术的发展,许多技术和服务也成为可贸易品,发达国家在继续向新兴国家转移制造业的同时,其技术和服务业中的诸多环节也不可避免地向新兴国家转移,从而为我国实现技术创新提供了难得的战略机遇。

  信息化深入发展有利于高起点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新一代信息技术统领了世界各国制造业体系的技术升级,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制造业的生产方式与运营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历史上,德国、日本和韩国正是抓住了信息化的机遇,实现了对传统产业脱胎换骨的改造和本国制造业的跨越发展;美国也是借助信息化战略的实施,实现了20世纪90年代的发展。可以说,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引发重大经济社会变革的核心技术,抓住了信息化这个核心,也就抓住了制造业跨越发展的关键。当前,我国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基础,抓住新一轮信息化深入发展的重大机遇,不仅可以使我国传统产业的生产方式更加高效、产品更加智能,而且有利于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培育规模庞大、生机无限的新产业集群,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绿色低碳转型将有力推动制造业实现全面革新。绿色低碳不仅体现在产业运作模式上,其本身也是时代催生的新兴产业领域。在对传统制造业进行绿色低碳升级的过程中,大量新技术和新制度层出不穷,需重新规范制造业体系的运行机制,进而将绿色低碳转型的各个产业发展成为具有独立产业链的新兴产业。当前,绿色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各国必争的制造业发展新高地,我国具有巨大的绿色低碳经济发展需求,通过积极完善相关政策体系,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大力研发推广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培育发展低碳产业和绿色经济,将带动制造业生产力的整体升级和生产方式的全面革新。

  [对策措施]

  着力增强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制造业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当今世界,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增强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要突出解决三个方面问题。一是解决科技和产业“两张皮”的问题,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提高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二是强化关键共性技术供给,布局建设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构建开放、协同、高效的共性技术研发平台,跨越基础研究到产业化之间的“死亡之谷”,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三是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机制,探索“揭榜挂帅”等新机制,鼓励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重大科技项目和重大工程任务,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着力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要统筹新型基础设施、新型通用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和新型监管方式,加快建设5G、工业互联网等新型智能基础设施,强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型通用技术的引领带动作用,培育发展网络化协同研发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云制造等智能制造新业态新模式,构建友好监管环境,提高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水平。

  着力加快制造业结构优化升级。优化结构是适应生产要素条件变化、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经济发展抓好,关键还是转方式、调结构,推动产业结构加快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推动制造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加快制造业向高端、智能、绿色、服务方向转型升级,推动新旧动能接续转换。

  着力推进企业优胜劣汰。制造业强,企业必须强。拥有一批世界领先的优质企业,是发达国家的重要标志,也是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培育优质企业,关键是要按照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的原则,让各类企业在公平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要强化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促进正向激励,营造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和法治化营商环境。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制造业领域国有企业改制重组,通过改革增强国有企业内生动力和活力。

  着力健全人才资源支撑体系。人才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深化人才培养方式改革,推进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推广现代学徒制,强化以实践能力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支持企业开展技能人才培训,完善技能认证体系,提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拓展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弘扬工匠精神,努力培养大国工匠。

  着力扩大制造业开放。开放是促进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进一步扩大开放,将为我国制造业开辟出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让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子走得更快更好。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必须抓紧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部署,全面推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落实船舶、飞机、汽车等行业开放政策,吸引更多的外国企业来中国发展,对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以高水平开放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着力营造有利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良好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放开一般制造业投资项目审批,加快改革工业产品许可证制度,清理行政垄断和地方保护的各种做法和规定,优化环保、消防、税务、市场监管等执法方式,最大限度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深化要素价格、投融资、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体制改革,落实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的各项措施。改革完善金融支持机制,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发挥政策性金融、开发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的协同作用,加大对先进制造业的融资支持。推动产业政策从差异化、选择性向普惠化、功能性转变,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重要切入点】

  1. 创新发展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领域,我国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有高质量的制造业作为支撑。创新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必须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提升供给体系的质量效益。

  2. 掌握核心科技

  制造业发展不能只着眼于“大”,更要立足于“强”,即掌握核心科技,力争站在产业链的顶端。而关键核心技术,又体现在诸多方面,除了基础技术外,还必须有“杀手锏”技术和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

  3. 数字经济与制造业

  数字经济已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以及全球新一轮产业竞争的制高点。中国正积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新引擎。不过相较于在消费领域的应用和推进速度,中国企业和产业数字化转型仍处于起步期,特别是制造业等领域数字化程度还有待提高。加快推动数字经济和制造业深度融合,将成为未来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重点方向。


点击分享此信息:
没有了   |   下一篇 »
RSS Tags
返回网页顶部
http://ww.zjgwy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1038242号-16
出版物经营及网络发行许可证号:新出发 苏A零字第 江027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苏B2-20120087
(任何引用或转载本站内容及样式须注明版权)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