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站: 杭州 宁波 温州 嘉兴 湖州 绍兴 金华 衢州 舟山 台州 丽水
您的当前位置: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网 >> 时政要闻 >> 每日练习

2019年浙江公务员考试片段阅读习题精讲2

发布:2018-01-23    来源:硕文公务员资讯网 字号: | | 我要提问我要提问
  2019年浙江公务员考试公告暂未公布。浙江公务员考试笔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综合应用能力》,历年考试不指定用书,可参看2019年浙江公务员考试提前复习教材备考。
  行测科目覆盖内容广泛,浙江公务员考试网提醒,攻克行测,一方面要掌握解题技巧,另一方面要多加练习,为帮助考生练习有关题目,浙江公务员考试网提供每日一练,帮助考生提高。
  1.击剑被视为欧洲的传统体育项目。从斯巴达克斯的角斗,到中世纪的风流骑士,都把击剑当作一门格斗技术,此后火器取代了冷兵器,击剑仍作为一项体育项目运动在欧洲世代繁衍。这段话主要支持的论点是(  )。
  A.击剑历史悠久。
  B.击剑是一种传统体育项目。
  C.击剑是欧洲的传统体育项目。
  D.击剑是一门格斗技术。
  2.科普创作历来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相应的人力物力投入,而且还需要作者巨大的精力和时间投入。要培养青年科普作者,解决人才断层问题,就需要遵循科普创作的特点和规律。比如,进一步明确科普创作的地位,将其放到与科学研究、科技推广等同等的地位予以重视,或者建立科普人才的培养机制等。
  关于这段文字,以下理解准确的是(    )。
  A.科普创作需要多方面的巨大投入
  B.科普作者应当遵循科普创作的特点和规律
  C.科学研究、科技推广比科普创作更重要
  D.建立科普人才的培养机制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3.在人类寻求安定的社会秩序的过程中,法律始终只是一种实现路径,并不是所有的社会关系都能依靠法律来有效调整,也并不是所有的立法都能解决现实中的复杂问题。轻视立法固然不可取,但把眼界过于集中在立法的书面活动上,动辄呼吁加强规则制定,也未必是一种追求法治的理性态度。
  根据这段文字,作者批判的是什么观点或态度?(  )
  A.重立法而轻执法
  B.重法治而轻道德
  C.社会问题应当通过立法解决
  D.完善法律体系是法治的前提
  4.权力不受制约是最受中国社会抨击的问题,也是政改必须首先面对的拦路虎。权力之所以不受制约是因为拥有权力者不愿意被制约,权力之所以能不被制约是因为没有能与权力相抗衡的现实力量。于是,拥有权力者通过权力为自己获得额外的、不正当、不应该的利益。权力在暗箱里操作,权力在潜规则中获利,成为感觉很好的一件事情。
  下列表述符合原文一项的是:
  A.权力不受制约是中国社会的遗留问题
  B.掌权者不被制约是权力不受制约的重要原因
  C.掌权者都希望运用权力为自己牟利
  D.拥有权力者利用潜规则获利是美好的事情
  5.中国古代对于日月星辰、名山大川等自然神的崇拜,到夏、商、周三代后,逐渐发展为对至上神——“天帝”的崇拜。中国古代宗教中至上神的出现与世俗社会帝王的产生是相对应的。由于世俗社会中出现了阶级,出现了国家及作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帝王,因此,天国中也随着出现了凌驾于众神的“天帝”、“上帝”。
  最能准确复述这段话主要意思的是(  )。
  A.人类对于天帝的崇拜是相应于人类社会阶级分化中帝王的出现开始的
  B.人们对于自然的崇拜在夏商周三带转换为对神的崇拜
  C.宗教与国家不可分离
  D.对天帝的崇拜是比对自然神的崇拜更高级的层次



  浙江公务员考试网参考解析
  1.C【解析】据提问知此题为表面主旨题。
  根据结构层次可知材料是“提出论点—举例说明”的总—分结构,首句即提出论点,第二句例证这一论点。C项与首句意思一致。A项概括太过宽泛。B项缺少“欧洲”这一范围,不够准确。D项的描述与论点相比又太过具体。
  故正确答案为C。
  2.A【解析】从文段第一句“科普创作历来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相应的人力物力投入,而且还需要作者巨大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可以知道,A项与文段的意思相符。B项偷换了主体,把“培养青年科普作者,解决人才断层问题”偷换成“科普作者”,C、D两项文段没有提及,属于无中生有。故本题选A项。
  3.C【解析】文段论述的观点是,解决社会问题不能只强调法律或立法,A项中“执法”无中生有,B项中“道德”无中生有,D作者批判的是过于看重,而不是必要条件。
  4.B【解析】文中指出“权力之所以不受制约是因为拥有权力者不愿意被制约”,B项表述与此相符,故本题答案为B。A项无中生有,C项表述绝对,D项表述有误,均排除。
  5.A【解析】此题为表面主旨题。
  文段首先叙述中国古代对至上神的崇拜的发展,接着提出“中国古代宗教中至上神的出现与世俗社会帝王的产生是相对应的”,后文都是对这个“相对应”的阐释,故A选项符合题意。B选项偷换概念,文段提到的是“到夏、商、周三代后”被偷换为“在夏商周三代”,故排除;C选项没有体现文中所要表现的时代特点,放大了范围,故排除C;D选项属于无中生有,故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


点击分享此信息:
RSS Tags
返回网页顶部
http://ww.zjgwy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1038242号-16
出版物经营及网络发行许可证号:新出发 苏A零字第 江027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苏B2-20120087
(任何引用或转载本站内容及样式须注明版权)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