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判断推理定义判断每日练习(48)
18.行政领导艺术,是指行政领导在行政领导活动中,为有效地达到行政领导目标而灵活运用的各种技巧、手段和特殊方法。
下列不属于领导艺术的一项是( )。
A.处理人际关系时,对待上级要争取支持,对待下级要争取配合、协调
B.在做工作时不坐失良机,把最宝贵的时间用在关键之处
C.领导者为实现目标,注重工作方法
D.利用下级部门之间的不和或信息不对称来维护领导者个人的权威
19.受庇护权是指一国公民因政治原因请求另一国准予进入该国居留,或已进入该国请求准予在该国居留,经该国政府批准而享有受庇护的权利。政治避难者在所在国的庇护下,不被引渡或者驱逐。
根据定义,下列关于受庇护权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受庇护权只能给予提出申请要求的外国人
B. 外国人向我国政府提出避难要求,必须是由于政治原因
C. 我国政府对于外国人提出的避难要求应当同意
D. 取得受庇护权的外国人,不被引渡或驱逐
20.犯意表示是指以口头、文字或其他方式对犯罪意图的单纯表露,没有具体的主观犯罪动机和客观的行动准备。犯意表示属于思想意识的范畴,不能对社会造成现存的、直接的危害,犯意的表示者常常是出于一时的冲动,用恶害相告来发泄内心的气愤,其真正的用意是为了摆脱内心的不平衡状态,并非产生了犯罪动机,更不是犯罪的预备行为。
下列属于犯意表示的是( )。
A. 甲打电话邀约其朋友李某一起去实施抢劫
B. 乙向其朋友赵某表示要杀掉仇人陈某
C. 丙为了盗窃张某家财产,毒死了张某家的看家犬
D. 丁为方便对刘某实施抢劫,对刘某的活动规律进行跟踪调查
【浙江公务员考试网】提供参考答案
18.D【解析】 D项所述不能有效地达到行政目标,也不属于定义中的“灵活运用”和“手段、技巧和特殊方法”。故答案选D。
19.C【解析】根据定义,对于因为政治原因要求避难的外国人,可以给予受庇护的权利,不是必须同意,我国有自由裁量的余地。所以C项是错误的。
20.B【解析】根据定义可以知道,犯意表示不同于犯罪预备。犯罪预备行为,是为着手实施和完成犯罪创造条件的行为,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也符合特定的犯罪构成,我国刑法原则上要将其作为犯罪来处理;犯意表示,无论从行为人的主观真正意图上看,还是从行为人的客观表现来分析,都不是为犯罪而创设条件,不具有社会危害性。选项A是为了犯罪而勾结共犯的犯罪预备行为;选项B则是犯意表示;选项C和D都是为了犯罪而制造条件的犯罪预备行为。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推荐阅读:
公务员判断推理定义判断每日练习(47)
2011年浙江公务员必考题型之判断推理
相关文章
下列不属于领导艺术的一项是( )。
A.处理人际关系时,对待上级要争取支持,对待下级要争取配合、协调
B.在做工作时不坐失良机,把最宝贵的时间用在关键之处
C.领导者为实现目标,注重工作方法
D.利用下级部门之间的不和或信息不对称来维护领导者个人的权威
19.受庇护权是指一国公民因政治原因请求另一国准予进入该国居留,或已进入该国请求准予在该国居留,经该国政府批准而享有受庇护的权利。政治避难者在所在国的庇护下,不被引渡或者驱逐。
根据定义,下列关于受庇护权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受庇护权只能给予提出申请要求的外国人
B. 外国人向我国政府提出避难要求,必须是由于政治原因
C. 我国政府对于外国人提出的避难要求应当同意
D. 取得受庇护权的外国人,不被引渡或驱逐
20.犯意表示是指以口头、文字或其他方式对犯罪意图的单纯表露,没有具体的主观犯罪动机和客观的行动准备。犯意表示属于思想意识的范畴,不能对社会造成现存的、直接的危害,犯意的表示者常常是出于一时的冲动,用恶害相告来发泄内心的气愤,其真正的用意是为了摆脱内心的不平衡状态,并非产生了犯罪动机,更不是犯罪的预备行为。
下列属于犯意表示的是( )。
A. 甲打电话邀约其朋友李某一起去实施抢劫
B. 乙向其朋友赵某表示要杀掉仇人陈某
C. 丙为了盗窃张某家财产,毒死了张某家的看家犬
D. 丁为方便对刘某实施抢劫,对刘某的活动规律进行跟踪调查
【浙江公务员考试网】提供参考答案
18.D【解析】 D项所述不能有效地达到行政目标,也不属于定义中的“灵活运用”和“手段、技巧和特殊方法”。故答案选D。
19.C【解析】根据定义,对于因为政治原因要求避难的外国人,可以给予受庇护的权利,不是必须同意,我国有自由裁量的余地。所以C项是错误的。
20.B【解析】根据定义可以知道,犯意表示不同于犯罪预备。犯罪预备行为,是为着手实施和完成犯罪创造条件的行为,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也符合特定的犯罪构成,我国刑法原则上要将其作为犯罪来处理;犯意表示,无论从行为人的主观真正意图上看,还是从行为人的客观表现来分析,都不是为犯罪而创设条件,不具有社会危害性。选项A是为了犯罪而勾结共犯的犯罪预备行为;选项B则是犯意表示;选项C和D都是为了犯罪而制造条件的犯罪预备行为。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推荐阅读:
公务员判断推理定义判断每日练习(47)
2011年浙江公务员必考题型之判断推理
点击分享此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