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专项训练(21)
16.出版物社会生产和社会需求总是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之中,这种变化通过价格信号和供求变化,可以比较充分、合理地引导出版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流动。出版企业组织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并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就必然采用先进技术,加强核算,改善经营管理,从而保证出版资源的优化配置。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论点,即( )。
A.市场是合理配置出版资源的有效机制
B.出版物的供求通过价格信号引导出版资源优化配置
C.出版企业是出版市场的主体
D.出版企业通过市场决定资源流向
17.中国的粮食总生产能力已达到13万吨,即使中国是世界上惟一的生产国的话,产量也能满足全世界的需求。
这段话直接支持的观点是( )。
A.中国是一个大国
B.中国是世界上惟一的生产国
C.中国是个富有的国家
D.中国的总生产能力很高
18.有的家庭是老子尸骨未寒,儿女们就为争夺遗产大打出手;有的子女无心赡养老人,却一心盯着父母的钱袋,无暇他顾,时刻要算计到自己手中;有的父母为给子女留下丰厚的遗产,不惜违背国法,徇私舞弊要捞一大票;有的子女继承了父母的巨额遗产,却也因此丧失了上进的志气,成为社会的“寄生动物”。为消除这类现象,开征遗产税显然是很有必要。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论点,即( )。
A.父母留给子女丰厚的财产对子女的成长不利
B.争夺遗产破坏了家庭伦理
C.遗产税的开征也是势在必行
D.开征遗产税可以公平地分配遗产
【浙江公务员考试网】提供参考答案
16.A【解析】这段话通过出版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流动来说明市场是合理配置资源的有效机制。选项B、C、D只指出了现象,未指出实质,故A为正确答案。
17.D【解析】原文第一句总述社会主义国家要通过确定法律的形式来实现人权。后三句都是具体地说明我国是怎样通过法律来保障人权的。选项中A项是第一句的内容,B项是第三句的内容,C原文没有提及。只有D项涵盖了全文大意。
18.C【解析】原文第一句指出一系列由遗产引起的不好的社会现象。第二句是提出开征遗产税的必要性,这句话也是原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故正确答案为C。
推荐阅读:
浙江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专项训练(20)
2011年浙江公务员必考题型之言语理解与表达
相关文章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论点,即( )。
A.市场是合理配置出版资源的有效机制
B.出版物的供求通过价格信号引导出版资源优化配置
C.出版企业是出版市场的主体
D.出版企业通过市场决定资源流向
17.中国的粮食总生产能力已达到13万吨,即使中国是世界上惟一的生产国的话,产量也能满足全世界的需求。
这段话直接支持的观点是( )。
A.中国是一个大国
B.中国是世界上惟一的生产国
C.中国是个富有的国家
D.中国的总生产能力很高
18.有的家庭是老子尸骨未寒,儿女们就为争夺遗产大打出手;有的子女无心赡养老人,却一心盯着父母的钱袋,无暇他顾,时刻要算计到自己手中;有的父母为给子女留下丰厚的遗产,不惜违背国法,徇私舞弊要捞一大票;有的子女继承了父母的巨额遗产,却也因此丧失了上进的志气,成为社会的“寄生动物”。为消除这类现象,开征遗产税显然是很有必要。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论点,即( )。
A.父母留给子女丰厚的财产对子女的成长不利
B.争夺遗产破坏了家庭伦理
C.遗产税的开征也是势在必行
D.开征遗产税可以公平地分配遗产
【浙江公务员考试网】提供参考答案
16.A【解析】这段话通过出版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流动来说明市场是合理配置资源的有效机制。选项B、C、D只指出了现象,未指出实质,故A为正确答案。
17.D【解析】原文第一句总述社会主义国家要通过确定法律的形式来实现人权。后三句都是具体地说明我国是怎样通过法律来保障人权的。选项中A项是第一句的内容,B项是第三句的内容,C原文没有提及。只有D项涵盖了全文大意。
18.C【解析】原文第一句指出一系列由遗产引起的不好的社会现象。第二句是提出开征遗产税的必要性,这句话也是原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故正确答案为C。
推荐阅读:
浙江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专项训练(20)
2011年浙江公务员必考题型之言语理解与表达
点击分享此信息:
